大千居士的园林生活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撰文:胡以诚      
*
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从四川的[梅村],巴西的[八德园],美国的[可以居]、[环荜盦],到外双溪的[摩耶精舍],张大千所展现出来的,不只是对居所环境的讲究,更是一种宽广艺术生命的呈现。一个画家除了创作无数作品感动世人,竟也将居所的营造作为另一种艺术表现,供旁人欣赏,让后人看到一个悠游于大部分的国画创作者,对其居家布置总有其考究之处,为求古典雅致的气氛,将住家画室妆点一番,既合乎美感的要求,亦能洗涤尘俗,达到身心舒坦的境地。其实,画家文士构筑园林是个悠远的传统,尤其在明清时期,文人兼具书画家的身分十分普遍,在古代的绘画作品中,我们时见描写文人雅集、宴饮于布置典雅的私人庄园之中,那是一种古代文人的理想生活方式,在这个私密空间之中,树石花草,庭台楼阁之间展现出主人的生活品味,追求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,有时候,三两同道好友相聚于此,或抒发理想、或咏叹感怀斯人斯事,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与温馨的人情。
 
       大千先生正是家居营造的个中翘楚,除了高超过人之眼光品味、深厚的传统修养以及雄厚之财力,对景观庭园之讲究可说近乎[完美]般地苛求,他不只承续了古代文士对园林景观的意义与价值,更扩展了视觉美感的层面。在艺术创作上,大千学古功深兼能创新,表现在园林之中亦展露了他的雍容大才以及不凡之气度。长期旅居国外让大千先生拥有更恢宏的视野,他在园林中对植物的栽种与安排十分重视,花草树木的姿态、品种、摆设极其考究,对人工建物则不拘于传统,有时甚为简朴,却别有一番新意。大千先生像是睥睨古今的巨人,是古亦今,传统与现代皆为所用,艺术的完美呈现才是最终极的目标。
 
       曾赴巴西入大风堂门下的孙家勤教授回忆:大千先生为了有个适当的赏月环境,以数辆卡车载运白石,将之铺于地面,到了晚上,明月悬空,银色月光洒落,每每凭添了映照之趣;当景观配置发觉有所缺憾时,大千先生从来不肯妥协,他绝不允许任何的[遗憾]出现在他的庭园景观之中,曾有一次,为了追求树木姿态与景观的搭配合于理想,将一棵才栽种的松树搬移他处,过程之中可能动用了无数的人力与金钱,也可能冒着松树死亡的风险,但是为了让景观配置更加圆满,这些牺牲与开销也就不算什么了;五亭湖(八德园中的人工湖泊)中,放置了数颗湖石,按照大千先生的审美标准,当然不能随便堆放就可以交差!他亲自指挥工人在湖水中调整石头之方向、角度。为求完美,大千先生不惜工本、事必躬亲,十足的完美主义者。
 
       大千先生的庭园布置与绘画创作之间的关系亦十分密切:从园中的奇石花树中,画家观察、感受到无数可供创作之灵感,相对地,大千先生亦从绘画所领悟到的美学原则来修饰、调整其庭园布置,古人所谓的[胸中丘壑]顶多藉由笔墨化为纸上云烟,大千先生则更进一步将之化为可触可感的实际景象;从一例子可以说明:八德园内,先生在五亭湖中兴建半岛,上建一亭,此一动作的用意据大千先生表示,以景观视野而言,湖面一眼即能望穿,少了掩映之趣,以一岛一亭遮断部分湖水,水面则产生了多层次的空间,也就合乎绘画中。

       在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集中曾有一段文字:水欲远,尽出之则不远,掩映断其脉,则远矣。其中,以[掩映断其脉]的方式来表现流水之悠远,这是郭熙在描绘自然景像时所体会到的构图原则,却与大千所追求的视觉景象不谋而合,证明了艺术创作的普遍性,也说明了大千之生活与艺术表现上的关系。

       一个终生从自然与传统学习的艺术家,在景观的世界里融合了自然与中国艺术精神,简单的说,大千先生的庭园就像是一件三度空间的艺术创作,而且,其技巧复杂程度,内涵的深刻程度,实不亚于时下所流行的装置、空间艺大千先生对生活环境的追求如此严苛、对生活之情调如此考究,并非为了附庸风雅、炫示财富,在他的观念之中,艺术家应对自已的作品负责,当尽一切努力使其达到完美,庭园景观对他而言,既是他艺术创作内容的一部分,又可提供无数绘画创作的养分,将生活视为修养,艺术生命才能源源不绝。
 
*
巴西的[八德园]
*
美国[环荜庵门前及自题匾额]
*美国[可以居]